河南省2024届高三名校联考入学摸底考试(24-10C)政治f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1届河南省高中名校联考高三政治试题
2、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
3、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文综
4、2023-2024年度下学年河南省高三模拟考试(四)
5、2023-2024河南省第四届名校联考
6、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7、2023-202421届河南省名校高三政治12月质检
8、河南省2024至2024第四次联考
9、2024年河南中考名校联考卷政治
10、4月份河南2024年高三联考
政治f试卷答案)
17.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实施了第二次出舱活动。在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中,航天员们不仅完成了设备与工具的安装,还进行了首次舱外救援验证。这说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出舱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②实践活动的成功需要人们去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③科学实验是实践基本形式之一,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人们对字宙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①18.毛泽东说:“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说明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②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③认识依赖于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具有共同的产生基础④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的认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①19.在农村,麻雀与老鼠,蚊子和苍蝇曾被列为“四大害虫”。在缺农少食的年代,人们主张将麻雀赶尽杀绝。一些地方的麻雀大量减少,民虫缺少了天敌,从而大量繁殖,造成了严重的树虫害,粮食也因此大面积减产。现在,人们对麻雀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将麻雀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以求保持生态衡。这一事例表明①真理与谬误随实践的推移可以实现转化②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③实毁中产生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飘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定为犯罪。如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曾经的酒桌文化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拒绝酒驾意识的深人人心也使得代驾、出租车行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根源于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③杜会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④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高二思想政治第5页(共8页)】·23-140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