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高二历史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高二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淮安市历史试卷
    2、2024年淮安市历史中考试卷
    3、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
    4、2024淮安中考历史
    5、淮安市高二期末考试2024
    6、2024年淮安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7、2024年淮安历史中考卷
    8、2024淮安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9、2024年淮安历史中考题
    10、2024淮安中考历史试卷
5.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汉文帝下诏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二10月份联合考试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这反映出A.汉文帝对人才的渴望B.察举制已经基本确立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性历史D.政府重视官员的素质6.南北朝时期,南方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但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命题人:辽宁名校联盟试题研发中心审题人:辽宁名校联盟试题研发中心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B.南北经济趋于衡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7.两税法在推行的过程中,每州以几年中“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对此,陆贽评论说:“此乃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p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反映出注意事项:A.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的程序B.税收增加解决了财政危机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C.两税法以人丁为主扩大了税源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8.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无效。比例(%)4.017.224.546.1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土族在竞争中不再有优势B.寒门弟子品行高尚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C,选官制度不断地发展完善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9.《唐律》第三篇中有关职制的律条达五十九条之多,这些律条对官吏违制失职、稽缓公事、贪墨枉法题目要求的。1.《诗经·大雅·绵》中“古公直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等罪行及处置方式分门别类、胪列叙述,而且以疏议形式详加解释。这表明“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种居住方式是A.唐律注重官吏的道德素养B.官吏职制律令开始形成C.唐代治吏法网已较为严密D.唐律承袭魏晋监察体制10,下图是唐代周防的传世名作(挥扇仕女图)(局部)。画中一位仕女闲坐在椅子上,服饰华丽,旁边有一位仕女在为其挥扇,另有两位仕女手拿梳妆物品在其旁边服侍。作者运用不同的色彩与人物相貌,使整个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视觉冲击力。该作品A.再现了唐代的贵族生活B.反映了文人画的特点C.反映了唐代的开放包容D.说明了唐代生活富足D11.在宋代,各大城市的民间手工业中,往往是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后院是手工作坊,临街的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客堂就成了店铺,自产自销就成了他们最好的经营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正人何?”孟子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些认识A.推动了雇佣关系的产生B.表明城市中坊市制已有松动A.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专制集权C.推动了工商业市镇兴起D.使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强调当政者应以身作则D.体现了仁和礼的观念12.元朝实行土官制度。云南临安路辖区内所属各州、县、千户均由土官任职管理,其中在少数民族3.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位却比县低,后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这说明一在云南行省的管辖之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A.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确立B.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拟C.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D.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C.云南地区首次纳人朝廷管辖D,政府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间的关系4,汉代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还规定,直系三13.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早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干上司,转达户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勘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亩、该征税粮,数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代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缘由具奏。”由此可见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B.注重家族内部和谐A.救灾措施精准到位B.注重对灾情的核实C.法律的实用性增强D.伦理观念植人律令C.救灾过程公开透明D.灾情统计规范高效历史第1页(共8页】历史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