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历史

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2、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
    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7、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19.跪坐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箕坐和垂脚高坐皆被视为不恭敬的傲慢行为,在正式礼仪场合颇为忌讳。而魏晋时期,“胡床、胡坐”即垂脚坐胡床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在汉人生活中广为传播。魏晋时期俗的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B.儒佛学说开始出现融合趋势C.民族交融推动了俗变迁D.胡化与汉化的过程交替进行20.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21.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22.《新唐书·兵志》中记载:“由是方(藩)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A.巩固了丞相权力B.削弱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加强了君主专制23.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24.贞观四年,唐朝灭东突厥汗国后,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惯,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一带,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突厥降户: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职位可以世袭。唐太宗这一做法A.维系了与突厥的友好关系B.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理C.沿用了郡县制的管理方式D.化解了中国与外国的矛盾25.《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年),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全国联考精选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