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二铺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中交一周一练(十一)亲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来大际1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纲要的落实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制保障,故选A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故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的标志是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故排除C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排除D项。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藏地方财政开支如有困难,国务院允许“由各个方面直接向国务院请求给予补助”,这表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建设的大力支持,故选D项;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才正式成立,故排除A项;西藏可以直接向国务院请求给予补助不等于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进行直接管理,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故排除C项。3.C【解析】材料中国家的做法重在保障民族地区的发展,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密切相关,故选C项;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采取各项措施明确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故排除B项;我国制定民族法规体系主要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全国各地民众”的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和国家努力促使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一同实现发展目标,这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故选A项;“同等繁荣”这一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形成,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是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而非南北问题,故排除D项。体动5.A【解析】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大业和基层民主,故一排除B、D两项;民族自治区不等同于特别行政区,并非高度自治,故排除C项。6.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从而得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才和技术援助,有利于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科技水对比、国际关系变化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壮大,故排除A、B、D三项。7.D【解析】由材料可知,针对不同关系的国家,悬挂国旗、领袖像的规定也不相同,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灵活,故选D项;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法律体系,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故排除C项。8.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这一公开声明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巩固政权、维护和的国际环境的需要,故选A项;新中国从未忽视帝国主义的本质,故排除B项;展示和诚意是策略而非目的,故排除C项;中国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获得美国的积极回应,故排除D项。【23新教材·TXWJJX·历史·参考答案·R·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