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叶城县伯西热克乡中学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17.(14分)(1)材料一摘编自正史《明史》,可用于研究明代沿海地区倭寇骚扰和东南沿海抗倭的相关历史;材料二摘编自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奏稿汇编,对研究近代海防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4分)(2)海防思想:重视口岸防守,以陆制海;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4分)评价:积极: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推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消极:不具有先进的海权意识,是一种被动的海防战略,难以有效抵御外来侵略。(4分,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3)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的读史证信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证据证明的史料互证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历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法。(2分,任答2点即可)18.(12分)(1)贯通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巩固唐朝统一;促进了唐宋南北经济交流;带动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漕粮运输,为政治中心提供了粮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粮食安全。(6分,任答3点即可)(2)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需求增加;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轮船的使用,为运河的利用提供了近代化的交通工具;英国经济近代化奠定了运河建设的基础,运河建设加快了英国近代化进程。(6分)19.(12分)【示例】论题: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2分)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呈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两汉以来,国人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熔铸了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偏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8分,任答4点即可)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吸收,采取扬弃的态度。(2分)(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有其他看法,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20.(14分)(1)晚清时期国内人地矛盾突出;西方列强入侵,东南沿海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美国黑奴贸易废止美国需要更多廉价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华工出国合法化,对华工掳掠更加猖狂。(6分,任答3点即可)(2)①19世纪初至1882年,鼓励华人移民美国;华人移民对美国工业化和西部金矿开采提供了劳动力资源。②1882年,颁布《排华法案》,限制华人移民美国;美国奉行的排外种族主义对华人移民产生深远影响。③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二战期间,中美等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美国调整对华人移民政策,华人移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6分)(3)世界移民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功不可没;不同的文化交汇、借鉴和认同,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国际社会应该重视移民中的难民问题,合作处理难民问题。(2分,任答2点即可)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