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是全国@∞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13.答案C解题分析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英国最大的技术改进是犁的改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农业耕作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故答案为C项。材料并不能说明英国农业实现近代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此时已经开展了“圈地运动”,大量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在英国发展起来,排除B项;圈地运动导致农民流向城市,而不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导致农民流向城市,排除D项。14.答案D解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澳大利亚、美国及联合国在文化保护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的信息体现不出提升了典藏文物的合法性,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体现不出文物保护的公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社会群体权益,排除C项。15.答案D解题分析由材料“90%左右最终来源于工薪收入”“同一股东所持有的某一特定企业的股份,均比重大大下降了”等信息可知,当前美国资本构成中,工薪收入所占地位日益突出,同时特定企业的股份所有者的数量增加,这是当前美国“人民资本主义”的表现之一,反映出美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答案为D项。材料所述现象并不能说明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的消除,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事实,美国仍然是垄断资产阶级主导的国家,排除;C项说法错误,美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16.答案B解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90年”可知,当时两极格局几近崩溃,美国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具有“单极”企图的设想,遭到了法国的明确回击,这反映了欧洲力量的崛起,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体现之一,故答案为B项。当时两极格局即将结束,但尚未彻底走向瓦解,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C项;法国一国之力难以和美、苏任意一国匹敌,材料中法国代表的发言代表的是众多欧洲国家的共同心声,排除D项。17.答案(1)表现:城市经济规模较大,有“扬一益二”的称号;百姓经商行贾之风盛行;商业兴盛,市场商品种类丰富;出现“邸”“店”“柜坊”,且实力雄厚;手工业比较兴盛。(4分)原因: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比较便利;扬州地区矿藏丰富;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扬州当地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不歧视商业;江准地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扬州繁华的经济基础。(5分)(2)特征:城市经济以工商业为主导;城市经济职能显著增强;工商业发展面向全国,以营利为目的;与现实政治联系相对疏远。(4分)影响:推动了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的职能;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18.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清朝旧式军队积弱无能;甲午战争中,日本学西方取得成效,军事实力增强,对清政府的诱导。(3分)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军队的近代化;促进了西方军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分)(2)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学苏俄的军事经验;政党控制军队。(3分)意义:推动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重要贡献。(4分)19.答案(1)新思路:大力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主要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解决;发展对外贸参考答案(四一六)第3页(答案共11页)【23新高考·JD·历史一HU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