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城郊乡初级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考试试卷)
二全国©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解题分析由材料“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可知,梁启超意在说明中国在向西方学的内容上与日本相比,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他是在反思中国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维新变法当时已经失败,排除C项;梁启超不主张军事改革,排除D项。7.答案D解题分析由材料“占设厂总数的42%,但这21家企业的资本总额…占投资总额的93.9%”可知,此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说明中小资产阶级发展落后于民族资产阶级中上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多出身于大地主、大官僚,与封建势力联系比较密切,他们反对暴力革命,支持维新派变法改良的主张,这是维新思想与革命思想同时兴起,维新思想却率先发展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并未奠定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的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但材料强调的是民族经济发展中以中上资本为主,排除B项;推动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救亡运动的是甲午战争的战败,排除C项。8.答案C解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中国的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额急速增长,故答案为C项。根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海关税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D三项都与这一趋势不符,排除。9.答案A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如果不科学认识、落实妇女解放,那么会“影响乡村社会的稳定”,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知,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希望解放妇女,调动妇女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抗日,故答案为A项。《略谈妇女工作作风》对妇女问题的论述,是为了调动妇女的抗战积极性,而非仅仅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排除B项;C项所述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历史大背景,当时主要是为了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1924~1927年,此时的战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10.答案D解题分析由材料中“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贡献率超过50%”“城镇就业率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90%”等信息可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较大,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排除B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所有制结构,排除C项。11.答案A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认为法是植根于自然的,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的永恒的自然法,即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故答案为A项。西塞罗提出的人人等、公正至上的自然法理念,标志着罗马法学高度成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排除C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力图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排除D项。12.答案C参考答案(四一六)第2页(答案共12页)【23新高考·JD·历史-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