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桂和中学八年级(下)质检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桂和中学八年级(下)质检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8.(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材料:1973年在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除美苏两大阵营外,还有一些不结盟国家,使得这次会议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会议。这是一次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为解决冷战期间一系列国际重大核心问题而召开的和会。在欧安会议上,与会各方着重讨论了在国际外交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柏林问题、边界问题、战略武器问题和人权问题,并在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最终协议一最终决议案。虽然对最终达成的决议案以及对决议案的评价各方各执一词,难下定义,但把这次会议放在冷战的大环境下,无疑是打破了冷战坚冰,为东西方交流打开了一个通道,是为整个国际形势缓和而做的一次卓越尝试。这次会议将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冷战体系打开了一道裂缝,也是20世纪末世界外交史和冷战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摘编自魏宁《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3~197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影响。(9分)29.(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以关心民生、救民于水火的儒者风范立身行事,奉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准则。他贯通古今,多结合近世国情,论史谈政,“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多次讲到“信史”的问题,认为撰史,要“信则书之,疑则阙之”。他引用宋人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论证问题时,引用资料非常丰富,“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论:“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清代考据学者普遍推崇顾炎武,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更盛赞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一摘编自周文玖《顾炎武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史学思想。(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顾炎武的史学贡献。(7分)高三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