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2--202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考试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2--202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C【解析】由图示看,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在1969年,当时欧共体已经成立,不结盟运动也已经开展,日本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故选C项。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开始于1972年,与1969年这一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1969年前后已经不再实行,排除B项;和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与1969年这一时间不符,排除D项。16.1971年10月,经过联合国成员国投票,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赞成票。这反映了A.中国开始推行不结盟外交贝不B.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年中C中国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部D.中苏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命革器心心正【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这场投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一贯与中国意见相悖的欧洲国家几乎全票赞成,只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苏联也投了赞成票”可知,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成,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自身影响力的扩大,故选C项。中国推行不结盟政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排除A项;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但投票的还有欧洲国家,排除B项;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排除D项。17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交往从多注重政治的“小外交”日益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大外交”。这一转变表明我国外交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致力发展多领域外交中西C.践行了“不结盟”理念套教代更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货亦廊游种来【答案】B【解析】据材料“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大外交’”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时就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外交领域的扩大,与“不结盟”理念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18.1978一1980年间,我国外事活动频繁,其中国家经委代表团和工商管理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问题,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五人前往考察匈牙利经济体制;1980年国家经委代表团又访问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上述活动A.有利于更新对现代化的认识大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修个C.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D,表明外交重点转向西方国家资父有专【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我国对日本、美国、匈牙利和联邦德国等实行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进行访问,可知这些外事活动有利于中国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的提升,A项正确。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领域和区域扩大,与材料中中国派代表出国访问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访问西方的代表团进行的主要是经济活动,不能体现两极格局下中国外交重点转向西方国家,故D项错误。19.1982年8月,邓小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基于A.对国际形势的正确认知B.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C.加入了不结盟运动组织D.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1982年世界政治格局依然是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邓小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因此邓小提出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综上可知,材料是对时局的全面认识,故选A项。1982年,国际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依然是两极格局,排除B项;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材料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基于国际形势变化而非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排除D项。·5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