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地理试题)
度为0°,乙地经度为30°E,纬度为40°N;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经过北极点,根据经纬网距离计算相关知识,甲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90×111千米,乙地到北极点的距离为50×111千米,故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15000km,故C正确,ACD错误。故选B。21.D解析:由于当日太阳直射纬度为20°N,所以次日,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甲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减小,乙地最大太阳高度角增大,A错误;甲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分,乙地昼长会增加,B错误;次日甲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北,乙地正午太阳依然在正南,故两地正午太阳方位角不变,C错误;次日两地日出方向依然在东北,但和前一日相比,日出方位角更偏北,根据日出方位角的概念,日出方位角都减小,D正确。故选D。22.D解析:要保证采光性能好,应该让题目图中所指的入射角越小越好。西宁市(36°37N,101°47E)在北回归线以北,白天太阳始终在南半个天空,所以温室应该朝向正南,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大太阳辐射。西宁与北京时间相差约1个小时,由表格数据可知,冬至日正午西宁太阳高度接近30°,即13:00的太阳高度角,以13:00为界,冬至日上半天太阳高度角整体小于下半天,所以下半天太阳辐射较强,应该在正南朝向的基础上向西稍作偏转。所以西宁日光温室最适宜的朝向是南偏西10°左右,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C解析:冬至日正午前后两小时,根据地方时的计算,西宁正午时刻是北京时间13:20左右,前后两小时是从北京时间11:20到15:20之间,冬至日西宁正午太阳高度H=90-(23.5+36.5)=30°,从表中信息可知,太阳高度角在23°—30°之间,如下图可知,入射角、太阳高度角和前屋面角之间存在的关系为:∠1+∠2+H=90°,为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各2小时范围内的采光性能,且符合“当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不超过40°时,日光室透光车较大且变化不大,采光性能较好。”的条件下,西宁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角最大应取临界条件:40°+∠2+23°=90°,得出∠2>27°;前屋面角最小取临界条件:40°+∠2+30°=90°,得出∠2>20°,所以前屋面角应该>27°,C选项30最接近符合条件的值,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3题。24.答案(1)21.7(2)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种植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a牧场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32.7+2.7=35.4,b香蒲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1.1+2.6=13.7,a模式与b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35.4-13.7=21.7。(2)通过材料中的香蒲生产模式可以看到,通过种植香蒲,而非单一还草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土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源,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稳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香蒲生产模式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开发新资源发展经济,对此我们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构建绿色价值链,满足未来全球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并将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安全的生计支撑可持续运济,可以促进固碳并应对气候危机,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三江原为我国农业重点开发地区,是我国粮仓,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可能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还湿,改善了生态环境,能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