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JJ)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答案)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指的是当时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内部较为单纯,但“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可知此时毛泽东主张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到1954年时不会再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排除B项;材料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无关,排除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D项。10.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占比情况。这反映出时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中国共产党党员55%57%55%75%74%68%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45%43%45%10%12%20%A.民主集中制成为主要原则B.政协与人大具有互补性C.人大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D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比例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比例构成在1954年、1959年、1964年比较合理,而1975年和1978年的比例差距大,而1983年差距在缩小,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曲折中发展,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政协,也无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故A、B、C三项错误。11.图1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印信“中华民国之玺”;图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图2的设计思想及风格与图1显著不同。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图2A.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坚持“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对比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信更加强调的是人民的权力,说明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材料与民主统一战线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文化的发展情况,排除C、D两项。12.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已结束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曲折C.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D.我国政府结束了政党竞争的历史【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章程不再叫“法”,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变成了统一战线组织,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结束是在1956年,而不是1954年,排除A项;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不是曲折,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政党竞争无关,排除D项。·38·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