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中历史学业合格考试模拟试题
    2、2024高中历史学业合格考试
    3、202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4、2024年高中历史合格性考试
    5、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6、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7、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8、202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
    9、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2024
    10、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与胡适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五四运动后都强调工人阶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性,D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项;陈独秀和胡适并不能代表所有知识分子,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五四运动与工人政治地位提高的关系,排除C项。29.毛泽东曾说:从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资产阶级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等思想武器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指出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存在局限B.肯定新文化运动的反侵略意义C.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积极作用D.强调新文化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中双村8【答案】A【解析】依据“从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可知,毛泽东认为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并不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据此推断毛泽东意在指出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存在局限,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A项正确。题千不是肯定新文化运动的反侵略意义,而是认为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并不适用于中国,排除B项;毛泽东并不是要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积极作用,而是突出西方的民主科学不适用于中国,排除C项;毛泽东的本意并不是分析新文化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而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适用于中国,排除D项。30.下表为20世纪初国内一些报刊对十月革命的相关报道。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就画中分民更类文章署名出处时间类母《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新青年》1918.11年中《俄国两政府的对华政策》(国民党代表)戴季陶《星期评论》1919.9.4式妹状《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导》1922.11.2A.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同B.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多元性C.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已成熟D.人民普遍拥护俄国革命道路了大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的宣传主体涉及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传播主体具有多元性;在早期传播的内容中,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与俄国革命和建设相关的信息,传播内容具有多元性,由此可见,此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多元性,故选B项。材料中的文章只是对十月革命的宣传以及对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认识,“各界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与材料中“1922年”这一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和共产国际对十月革命的宣传及对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认识,不代表人民普遍拥护俄国革命道路,故排除D项。件大白出州州烟长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州秋美史和角度瑜草代是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最初的根本出发点即是维护民国来之不易的共和国体。随后,陈独秀提出国民应“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他在被后世认作《青年杂志》发刊词的《敬告青年》中提道:“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摘编自赵菲《论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一以政治思想与文化主张为中心》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后,白话国语得以确立;使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功,新教育臻于成熟;同时还促使了一代青年的觉醒及其与“社会的结合”。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则确立了平民主义、个性主义、科学的态度和开放的文化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文化转型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因此,那些以反思新文化运动而兴起的保守主义说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与事实是不符的。摘编自王代莉《更新与建设:新文化运动再认识》(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0分)·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