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第1套)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1号2024地理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3地理
3、2023-2024国考一号官网答案官网地理
4、国考一号2024官网答案地理
5、2023-2024国考一号4地理答案
6、2023-2024国考一号3地理
7、2023-2024国考一号5地理
8、2024国考一号12地理答案
9、2023-2024国考一号地理答案三
10、2023-2024国考一号5地理答案
2024届高三暑期补课检测(一)1地理试题)
无论是地铁建设,还是高架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作为前提,人口越多越聚集,规模效应就越突出,地铁、高架交通建设的人均成本就越低,对于人口流失和人口规模不断收缩的城市,不能或要慎重发展地铁、高架交通,②错误;收缩型城市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资金和产业,③正确;对收缩型城市而言,利用好现有城市用地就可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是不明智的做法,④错误。5.C6.B第5题,川藏铁路由成都到拉萨穿越我国的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东部,这里地壳活跃,易发生地震,但火山喷发频率较小;因山高谷深,暴雨较多,泥石流和滑坡较多,极大危害铁路建设。第6题,西藏自治区通过川藏铁路联系了全国各地,加强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快速交通线通往边疆地区,具有巩固边疆,维护国家国土安全的重要作用。7.D8.C第7题,根据利比亚的气候可知,利比亚南部为气候干旱的沙漠,淡水资源不可能为大气降水;根据“利比亚全国没有常年性的河流和湖泊”可知,大人.工河输出的淡水资源不可能是河流水和湖泊水;利比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没有高大的山脉,不可能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成为主要的淡水资源。第8题,由“20世纪50年代,利比亚在南部沙漠发现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并于1984年开始了大人工河输水工程”可知,从发现淡水资源到开采利用淡水资源,历时30多年,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利比亚是石油资源丰富国家,石油的开采与出口给该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成为大人工河建设的基本保障。9.A10.A第9题,唯有凉爽的气流能够降低城市热岛强度,海风具有这一特性,并不是所有的海风都可以带来云雨天气。第10题,非海陆风日,城市的热岛效应主要由城市自身的原因造成,即因地面的硬化面积较大,人工热源较多而使城区气温高于周围郊区。11.B12.D13.A第11题,表中7月1日的昼长为15时02分24秒→半个昼长为7时31分12秒日出地方时为4:28:48,结合7月1日日出北京时间(120°E)17:28:47,可计算出该城市与北京时间相差近13小时,由此可知该城市的经度约为75°W。第12题,7月1一3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第13题,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使日出之前的天空是明亮的,因而天亮早于日出。14.B15.D第14题,根据“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可知,苔原植被适宜的条件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较多,土壤贫瘠的环境。第15题,长白山苔原植被分布的海拔较高,海拔较高的地方风力大,为适应强风的吹袭,植物比较低矮;海拔较高的地方,夏季短促,因而植物花期较短。16.【解析】第(1)题,从褶皱、断层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推测费尔干纳盆地地形的形成过程。由材料“费尔干纳盆地,为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可知,首先应该是地壳运动使天山发生褶皱,再发生断层活动形成中部凹陷区。第(2)题,读图可知,费尔干纳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河流主要从东部山地流向盆地,因盆地地势低形成向心状水系。第(3)题,费尔干纳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蒸发后,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盐减滩。盆地内部地形坦开阔,地下水埋藏浅,有利于形成较大面积的盐碱滩。答案:(1)地壳运动使天山地区发生褶皱,费尔干纳盆地成为褶皱构造的凹陷地带;(2分)随着地壳不断运动,天山山脉岩层发生断裂,形成大的断裂带;(2分)天山等山脉断裂上升,费尔干纳盆地断裂下陷,形成盆地地形。(2分)-2一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