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天舟益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高考版]语文(九)9答案

衡中同卷·天舟益考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高考版]语文(九)9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5.D【解析】“全词以叙事写景立意”错,全词主要运用的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16.①以忠孝为道德之根本:开头便立下了生死的标准:一个为人子、为人臣者,若为尽忠君王、进孝父母而死,则死而无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朝闻道,夕死可矣”)②积极入世:下片前两句写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大丈夫应当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才不枉到这世上走一遭。这正是儒家积极入世,重生而不重死,尤重精神生命之自强不息的思想的体现。(“知其不可而为之”“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③舍生取义:上片在赞叹张、许时用“留取”而不用“留得”,下片中“使当时卖国”四句设想假使当时张、许二公贪生怕死,卖国降虏,将受人唾骂,遗臭万年,焉能流芳百世?这些正体现了儒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的思想(“杀身成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每点2分,结合课文用论语原文答题亦给分)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四句任选三句,每空1分)18.B【解析】第一组,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这里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应用“土崩瓦解”。第二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根据语境,礼乐文化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应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三组,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有“一直到”“以及”“甚至”的意思。19.A【解析】本题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思维屏障”应该是“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二是结构混乱,应在“思维屏障”前加“的”。B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C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且“礼”和“是否因”语序不当,改后句子无主语;D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20.①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②墨子首先定义了力;③提出了杠杆衡原理。(每点2分)21.宝钗;香菱22.①此笺名芙蓉,暗喻黛玉性情高洁。(2分)②签语为风露清愁,形容黛玉性情及容貌。(2分)③解诗又说红颜薄命。“芙蓉花”在秋天开放,同时暗示黛玉的命运:红颜薄命,生不逢时,与东风无缘(2分)④同时暗含劝告:无须埋怨,无须惆怅,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2分)(写出三点给满分)23.本次作文题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契合时代,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在“内卷”时代的高强度竞争下,“精神内耗”的问题非常突出。材料一列举了“精神内耗”的现象,引出“精神内耗”这一话题。材料二概述了二舅的一生,表达了二舅的人生态度,关键词是“从不回头”“乐观心态和坚强意志”。要注意把握两则材料的关系,材料二借二舅的例子回答了出现“精神内耗”时应如何做的问题。考生应立足于所给的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有相应拓展,但不能脱离材料,更不能脱离“精神内耗”这一话题。建议基准分43分。【参考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京城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者,姓名不传,就连骨头都已经烂掉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已。君子生逢其时,就当策马扬鞭;生不逢时,就当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值钱的货物藏起来,好像没有似的:君子一身本事,表面看起来却笨笨的。抛弃的傲气和欲望,放下你的架子和奢望,这些对您自身都没好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捕获它,会游的可以用纶捕获它,会飞的可以用增捕获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恐怕就可以称得上是龙一样的存在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王室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一定给我留下高二语文答案第2页共3页
本文标签: 高考密破考情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