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3月联合语文试题
2、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高三9月份
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高三9月
4、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高三三月份
5、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高三三月
6、2023-2024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9月份
7、辽宁省2024名校联盟高三10月

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中2020级入学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周易》把自强不息作为天理第一法则,人生第一要义。以天地为准则,确立了人生规范,以宇宙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劝勉人生应当自强不息,造福社会。这是《周易》的道德理想。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中华民族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的坚确气质,是其最高的哲学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乾》卦中,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君子追求学问,以累积知识;抱着怀疑的态度,以明辨是非: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以仁爱的态度,为行为的准则。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由《乾》《坤》两卦背后深层的哲学思想发展而来,所以《周易》对中国文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纲领就是尊乾而法坤。人生道德修养,要效法自强不忘的宇宙精神,努力精进不懈,使自己在品德学识修养上有所成就,然后在事业上施展抱负,才能共同促进社会发展,人类向上:而道德与事业的关系,也由此产生。冷静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的现实环境,往往影响、陶冶甚至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品格。善与恶,正与邪,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于是,中国古人确立了“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十一世纪初,北宋的著名哲学家张载提出“《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观点,相当精确地概括了《周易》哲学明显的思想倾向与关注人生品格修养的忧惠意识。为君子谋,是期盼“君子”修美品德,发扬正道,在社会与人生中发挥光明的作用:不为小人谋,是渴望正气压倒邪气,廓清乾坤,涤尽污垢,让人间充满奋发向上的臭、善、美。这种哲理倾向,对于我们今天道德文明的建树与改良也具有深刻而有益的借鉴作用。《周易》教导我们行动必须正大光明,才能获得正义力量的支持。只有安详地执着于正道,才会吉祥。说明直率、方正、宽大,是做人的基本态度。《系锌传》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人类求生存的目的与法则是不变的,但由于自私,个人的利益不同,以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