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五)5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试卷八语文
5语文答案)
与林甫议之,无得轻脱。”适之由是束手矣。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因奏事”的“因”是趁机的意思,“因为长句”的“因”是于是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12.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在华山金矿的事上抢李林甫的功劳”分析错误,在华山金矿的事上李适之被李林甫算计了。13.(1)(他)利用机会暗中劝皇帝疏远李林甫,李林甫知道这事后,就指使杨慎矜秘密伺察皇甫惟明的所作所为。(得分点:“乘间”“微劝”“密伺”各1分,句意1分)(2)杨慎矜(向皇帝)告发了这件事,认为韦坚身为皇室的亲戚(外戚),不应该与边境将领关系过于亲密。(得分点:“发”“戚里”“狎昵”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一般都要求直译,无法直译的或者直译说不通的就意译。翻译要重点关注重要词汇,把握语境进行推断。14.①李适之失势,自求调任散官。②李林甫专权,且与李适之有嫌隙。③宾客们畏惧李林甫的权威。(每点1分,答到要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依据原文与本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解答,要分点作答,不宜笼统作答。【参考译文】李适之的性格粗犷、轻率,李林甫曾经对他说:“华山藏有金矿,如果开采出来,可以使国家富裕,皇帝还不知道这事呢。”有一天,李适之趁着向皇帝汇报事情之时把华山有金矿的信息告诉了玄宗。玄宗就向李林甫问起这件事,李林甫回答说:“我知道这事已经很久了,但是,华山是陛下的本命,是王气的所在地,开凿华山不合适,因此我不敢说。”玄宗就认为李林甫爱护自己,而怪李适之考虑问题不周全,对李适之说:“今后你要上奏什么事,应当先和李林甫商议,不要轻易建议。”从此李适之不敢多论政事。李适之已经失去皇帝的恩典,韦坚失去权力,二人的关系就越来越亲密,李林甫也越发讨厌他们。刚开始,李亨被立为太子,并不是李林甫的意思,李林甫害怕以后对自己不利,常常有动摇太子地位的志愿。而韦坚又是太子妃韦氏的哥哥。皇甫惟明在太子是忠王时曾经跟他是朋友,这时(皇甫惟明)打败了吐蕃,入朝廷进献捷报,看见李林甫独掌大权,心里感到很不平。当时晋见皇帝,(他)利用机会暗中劝皇帝疏远李林甫,李林甫知道这事后,就指使杨慎矜秘密伺察皇甫惟明的所作所为。正值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夜,太子出游,与韦坚相见,韦坚又与皇甫惟明在景龙观道士房中相会。杨慎矜(向皇帝)告发了这件事,认为韦坚身为皇室的亲戚(外戚),不应该与边境将领关系过于亲密。李林甫趁机上奏说韦坚与皇甫惟明策划阴谋,想共同拥立太子即位。韦坚、皇甫惟明被逮捕下狱,李林甫派杨慎矜和御史中丞王洪、京兆府的法曹参军事吉温共同审讯他们。玄宗也怀疑韦坚与皇甫惟明结谋,但并不公开他们的罪行。癸酉,玄宗下制书责备韦坚因谋求官职地位存有野心,贬为缙云太守,皇甫帷明因为离间君臣关系,贬为播川太守,又另外下制书让朝廷所有的官员都引以为戒。夏四月,韦坚等人被贬官后,左相李适之惧怕,自己请求调任散官。庚寅,任命李适之为太子少保,罢去他的宰相之职。李适之的儿子卫尉少卿李雪曾经摆设盛宴招待宾客,客人因畏惧李林甫,整整一天都没有一个人敢到李雪那里参加宴请。玄宗任命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为同平章事。陈希烈是宋州人,因为擅长宣讲《老子》水庄子》而得以升官,又专门用神仙符瑞来讨好玄宗。李林甫看到陈希烈受到玄宗的宠爱,而且柔顺奸佞容易控制,所以把他引荐为宰相。凡是国家政事都由李林甫裁决,陈希烈只是唯唯诺诺表示同意而已。按以往的先例,宰相在午后六刻退朝回家,李林甫上奏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宰相在已时就可以回家。军国机务,都可以在自己家中决断,掌管文书的官员抱着已经处理好的公文拿去让陈希烈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3-18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