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SD]五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SD]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1)分泌蛋白、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以及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这些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之后,均需要经过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包装与运输,线粒体提供能量,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作用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从图中可知,在M6P受体的作用下,来自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成为溶酶体酶,若要使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需要减少溶酶体酶的数量,因此可通过抑制M6P受体基因的表达来实现。(3)当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细胞接收到信号分子传递来的信号,从而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因此根据图示,抗利尿激素属于可调节型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18.(12分,每空2分)(1)藻蓝素和叶绿素(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3)①野生型蓝细菌和酵母菌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导致酵母菌因为不能获得能量而无法大量繁殖,而导人目的基因的蓝细菌甲可能为酵母菌提供ATP,进而使酵母菌大量繁殖②将蓝细菌产生的ATP转运至酵母菌中,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能量(4)非必需酵母菌合成的甲硫氨酸能供给蓝细菌,蓝细菌产生的ATP也能供给酵母菌,从而建立了两者的共生关系【解析】(1)蓝细菌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蓝细菌通过其细胞内的光合色素,即藻蓝素和叶绿素吸收光能。(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在酵母菌细胞中能生成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①将两组重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培养液中,都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处理,因为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一段时间后计数,得到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蓝细菌和酵母菌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导致酵母菌因为不能获得能量而无法大量繁殖,而导入目的基因的蓝细菌甲可能为酵母菌提供ATP,进而使酵母菌大量繁殖。②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可定位于蓝细菌甲的细胞膜上,结合图中信息推测该蛋白的功能应该是能将蓝细菌产生的ATP转运至酵母菌中,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能量。(4)蓝细菌可以合成甲硫氨酸,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因此,对于蓝细菌来说甲硫氨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将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敲除的蓝细菌注入酵母菌A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酵母菌A及其细胞内的蓝细菌能都正常生长繁殖。该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合成的甲硫氨酸能供给蓝细菌,蓝细菌产生的ATP也能供给酵母菌,从而建立了两者的共生关系。19.(12分)(1)降低(1分)C02不足(1分)(2)基本相同(1分)不是(1分)(3)光反应(2分)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导致光系统Ⅱ活性降低(2分)(4)SA能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缓解小麦的“午睡”现象(2分)(5)在中午光照达到最大强度之前向小麦啧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培育高光强下D1基因表达量高的小麦品种;强光时对小麦进行适当遮光处理(答对1点得1分,共2分)【解析】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根据表格中数据显示,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直立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平展叶的净光合速率,但直立叶胞间C○2浓度小于平展叶的胞间CO2浓度,说明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图1显示,较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图2说明喷洒适宜浓度的SA会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对小麦的“午睡”现象起到缓解作用,据此,若要减少“午睡”现象提高小麦产量,从外源因素考虑,可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从分子水平考虑,可通过提高D1蛋白的含量来实现。也可在强光时对小麦进行适当遮光处理。20.(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1)农杆菌转化或花粉管通道(答对一个即可)T-DNA能够转移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2)分离(3)①(每个1分)AABB丙生物参考答案一3
本文标签: 高考密破考情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