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山东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山东语文三模
    2、山东省高三摸底考试2024
    3、2024山东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
    4、2024山东省高三期末模拟语文
    5、山东省高三三模试题2024语文
    6、山东省2024年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7、2024山东省三模
    8、2024山东省高三三模
    9、2024山东各地市三模试题
    10、山东省2024高三期末考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题中的“答”和“见忆”可知,本诗是诗人对杜甫寄赠的回应。B.首联写诗人和杜甫相隔遥远,无法见面,只能在梦中寄托相思之情。C.颔联借助爱酒能诗的历史人物,表现诗人对杜甫的喜好与才情的了解。D.尾联写诗人多次想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苦于路途遥远只能作罢。【答案】D【解析】D项,“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理解错误。“跂马望君非一度”意思是,诗人曾多次登岭远眺,翘首以盼,不见友人。2.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诗句中字词的排列往往与日常表达不同,这种“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婉曲而新颖别致。请结合本诗的颈联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颈联对仗工整,正常语序是“客愁江头赤叶枫,谁对篱外黄花菊”,诗人采用了倒装,一方面为了押韵,音韵和谐;另一方面使语言更含蓄有韵味,强化了“愁客”“独对”的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情感韵味。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沁园春·送春刘辰翁①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注】①刘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词写于南宋灭亡之后。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开篇,把春当作自己的朋友,以“汝归欤”设问,紧扣题目“送春”,领起全词。B.“风雨”与“烟尘”,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与烟雾尘埃,也指政治风雨与战火尘烟。C.上片结末以“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发问,启人深思,引出下片内容。D.下片“杨花化白毡”“华清宫”“七宝鞭”等典故,展现了江南惹人怜爱的景象。【答案】D【解析】D项,“展现了江南惹人怜爱的景象”错误。并非惹人怜爱,而是萧条衰败的景象。4.现代著名学者俞伯评价此词“语意极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上片中自然时令之春的远去,带给词人的眷恋、不舍、哀伤之悲。②下片中通过写景表达的昔盛今衰之悲。③无家可归的亡国遗孤之悲。④对故国灭亡的惋惜思念之悲。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未,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③近正声④。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⑤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别指诗人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因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诗人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诗人的讽喻组诗《秦中吟》。④正声:雅正的诗篇。⑤伏:服气。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白居易在诗中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表现了他们朋友间的亲和。C.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D.诗人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D项,“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错误,这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和辛酸。·7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