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新教材]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对西方事物的抵触,客观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引入。A项正确;BCD均是以现代人的标准进行评价,故排除。故选A项。9.【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可知当政府官方力量与英军搏斗时,民众反应不大。说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并不强。依据材料“三元里人民警告英军…当时的民众是否已经认识到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排除A项;三元里人民抗争不是由爱国情怀激发的,所以看不出来这里的民众是否比珠江地区其他人民更加爱国,排除B项;三元里民众“不用官兵,不用国帑”并非是意识到了清政府落后无能而无法依靠,而是由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缺乏,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吸纳借鉴了欧美资本主义强国的发展经验而形成的。鉴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革命党人主张吸纳社会主义因素,正如材料中孙中山、黄兴和朱执信的主张,这表明当时革命党人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西方经验,而是对欧美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D项正确:“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对民生主义的看法,无法体现“治国理念的趋同性明显”,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D【详解】题干中强调了五四运动最大成功是“个人”的发现,“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表明五四运动提升了个人的主体意识,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对个人主体意识提升的作用,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信、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在题干信息未体现,A、B、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ABC;故选D项。12【答案】A【详解】长征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对峙的表现。而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所以此时不再适宜宣言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没有大量公开刊印的原因是因为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A项正确:主要是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该作品没有大量公开刊印,而非印刷技术落后,排除B项;当时中共的处境并没有日益恶化,排除C项;原因是国内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而非红军致力于反“围剿”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A【详解】根据“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争取和道路上的朋友与同盟”可得出通过放映相关电影,加强与捷克的关系,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的外交环境,A项正确:当时推行的不是全方位外交,排除B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排除C项;D项不是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C【详解】A项,无法体现经济体制的转换失利。B项,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故B项错误。C项,材料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避免了大起大落,呈现稳定发展的“软着陆”,是中国乃至世界少见的经济发展新突破,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市场经济的经验,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稳过渡。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提出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至21世纪初才初步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5.【答案】D【详解】雅典社会中广泛存在口传特征,尤其是在政治领域,这要求雅典公民具备一定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饶市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二历史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