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7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理科综合
9、2024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时间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答案

全国Q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教学札记弱的局面。元朝行省制的建立,一方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另一方面也给地方保留了部分权力。一摘编自王晋香《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意义。(9分)答案:(1)原因:元朝疆域辽阔,民族矛盾复杂;镇抚诸王贵族的需要;汲取前朝地方分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以及镇压各地反抗的需要。(4分)(2)特点:行省带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地方享有部分权力;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4分)意义: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是我国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商业交易中“坊市”制度的打破,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小市镇的兴旺,大城市的繁华,区域市场的形成,沿边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达,商税比重的增加,货币关系的空前发展,都令世人震惊。由此,“中国文化开始了从农业形态向工商业形态转变的历史进程”。随着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业经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宋政府也一改过去的抑商政策,不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通商惠工”的诏令和措施,鼓励发展商业,而且允许工商杂类人中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应举入仕。在这种时代环境影响下,宋代出现了全社会的经商热潮。摘编自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宋朝城市发展的具体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论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商业革命”。(2分)阐述:宋代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转向市场;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的时间、空间不再受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娱乐场所瓦舍;城市兴盛,北宋东京和和南宋临安的人口多时超过百万;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元初,刘秉忠因所用金时《大明历》已有与天象不合问题,提议修订历法。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廷设立太史局(后改为太史院),命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主持其事。郭守敬(1231一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祖父郭荣精通算数水利,他让郭守敬从学于精通天文地理的刘秉忠。后郭守敬被任命为同知太史院事。对于修订历法,郭守敬认为,首先应创制精密的天文仪器,然后进行测量,这样才能有准确的数据。郭守敬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取消黄道圈,创制了简仪。简仪使用许多线以提高精度,是一项改进。郭守敬改制的圭表,把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测影器具“景符”,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经元世祖批允,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通过实地观测,取得了许多就当时来说世界上最为精确的数据。郭守敬、王恂等人,在此基础上参考累代历法,终于编出新的历法《授时历》。摘编自叶坦、蒋松岩《中华文化通志·历代文化沿革:宋辽夏金元文化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守敬成功编定《授时历》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7分)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强大的集权政府的支持;农耕经济发展的驱动;前代历法基础;郭守敬个人的努力:等等。(6分)(2)优秀品质:强烈的责任意识;不盲从,敢于创新严谨的科研态度;甘于奉献,潜心研究;等等。(7分)【23新数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17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