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赋收入变成了皇帝私家的库藏,主管部门不再能探知其多少,核校其盈亏,大概有二十年。宦官管理内库的人达三百多,都在内库吞食财物,其势力盘根错节,十分牢固不可动摇。杨炎在皇上面前叩首奏道:“赋税财物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命脉,国家盛衰安危都由它决定,因此以前各代都让重臣掌管这件事,仍然有时昏乱,不能弄好。如今却让宦官掌管收支盈亏,大臣都无法知晓,国家政事的蛀蚀败坏,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请将财赋从内库搬出来,把它交还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推算好宫中每年需用多少,估量好应用的数额进上,不敢有短少。这样做了,此后才能办理好朝政。”皇上当日颁下诏书:“所有财赋都交还左藏,完全采用原有的规矩,每年在财赋数额内挑选精良的布帛三五千匹,进献到大盈库中来。”杨炎只用一席话就让皇上改变了主意,议事的人都赞许他。德宗建中元年。春,正月皇上开始采用杨炎的建议,命令黜陟使和观察使、刺史估量百姓的人丁财产,定出等级,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出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交朝廷的数额,然后向百姓征收,估算好支出的数量然后制定征收的数颜。无论主户客户,都按现在的居住地制订簿册;无论成丁还是中男,都按贫富状况划分等级。流动经商者,在所居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他们与定居民户一同纳税,不能侥幸获利。定居民户的赋税,在秋夏两季征收。臣司马光认为:为国君者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家,天下的财物都是他的。让天下财物丰富起来,用以供养天下百姓,自己当然会由此得到安乐;有人竟然把天下之财产变为私家的财富,这是无知无识的人的鄙陋之志。15.D(“但劝说其文锋不要太过犀利”分析错误,最后一联只是通过“延剑”的典故赞扬陈判官的诗文文采,并没有劝说之意)16.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中以“潦倒声名拥肿材”自嘲具有才华,如今却只能“静对道流论药石”,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②一生悲苦,困顿不顺。诗人一生多变故,苦于人生不顺利。③孤独寂寞,远离故土。诗人与故土相距遥远,而如今又门庭冷落,抒发思念故乡、寂寞孤独之感。(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3)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语序错误等均不得分)18.B(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多姿多彩: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种多样。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摇曳多姿”。诗情画意: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如诗如画:像诗一样,像画一样,形容风景美丽。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诗情画意”。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流连忘返:依恋徘徊,舍不得离开。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依依不舍”。脍炙人口:美味大家都喜欢吃。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脍炙人口”)19.D(A项,结构混乱,在“人们从曲中”前面添加“让”;不合逻辑,删去“不能”中的“不”。B项,结构混乱,在“人们从曲中”前面添加“让”。C项,不合逻辑,删去“不能”中的“不”;搭配不当,将“引申”改为“引起”或“引发”)20.示例:(1)句子:柳枝柔美多情,诉说着留恋和挽留之意,绊住了战士前行的脚步。(2分)(2)效果:运用拟人的修辞,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和言行,通过写柳枝的留恋和挽留表达了战士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3分)21.C(“差异并不显著”放在前面,与前文衔接更紧密,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新的突触连接”放在后面,与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B项)22.①比年轻人更具优势②因此被称为“液态智力”③会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逐渐下降)(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23.作文解析【材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关键词:怜悯(考生将“怜悯”理解为“同情”视为基本正确)。针对“怜悯”,材料汇集了五位名人名言,分成三段话展示。第一段选择了卢梭、叔本华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话,都强调怜悯是人的天性,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甚至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第二段选用茨威格的观点,强调不要滥用怜悯(同情),要【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22-04-466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