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3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综合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以为”,认为;“弗如”,不如;“信”,的确,确实;及,比得上;大意1分)(2)父亲去世,他昏倒了好几次,继母说:“你悲伤过度而不能守完孝期,能说是孝顺吗?”(“殒绝”,气绝,昏倒;“而”,你;“胜”,完,尽;大意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膝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思念你的先祖,修养自己的德行。’”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曾子说:“太伟大了!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呀!”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头,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诗经·小雅·节南山》篇中说:‘威严而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都仰望着你。’”(节选自《孝经》)材料二:任敬臣,字希古,是棣州人。五岁时死了母亲,哀痛而损伤身体,完全出自天性。七岁时,任敬臣问父亲任英说:“怎样才可以报答母亲之恩?”任英说:“扬名使父母显贵就行了。”于是他专心致志地学。汝南人任处权见到他的文章,吃惊地说:“孔子称赞颜回的贤德,认为自己不如他。我虽然不是古人,但见到这个小儿,的确自己比不上他。”十六岁时,刺史崔枢想推荐他应试秀才科,他自认为学业不够广博,就避开了。又过了三年完成学业,考中孝廉,授任著作局正字。父亲去世,他昏倒了好几次,继母说:“你悲伤过度而不能守完孝期,能说是孝顺吗?”任敬臣便改喝粥食了。守丧期满,迁任秘书郎。休假时,闭门读书。秘书监虞世南器重他的人品,年终考核,给他定为上考,他坚持辞谢不接受。召入任弘文馆学士,不久被授任越王府西阁祭酒。等到替换时,越王两次上表请求挽留,晋升他为朝请郎。考中制科,升许王文学。又担任弘文馆学士,最终官职为太子舍人。3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