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中考联盟测评(一)1答案(生物)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原名校2023-2024地区联考汇编试题生物
2、中原名校2023-2024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生物答案
3、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年级联考理综
4、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4理综
5、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3-2024
6、2024中原名校联考试卷
7、2024河南中原名校中考第二次大联考
8、中原名校联考2023-2024生物答案
9、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联考
10、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中考第二次大联考答案
1答案(生物))
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因此,当一切都符合探究要求,可以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B错误。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常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都是十分重要的,C正确。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考试模拟卷(三)·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9.A【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A正确。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C错误。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推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D错误10.A【解析】正确急救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A错误。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B正确。人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大脑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在心源性猝死发病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完成生命支持,可以使患者生存率达43%,4~6分钟心肺复苏生存率为17%,超过6分钟的生存率仅为4%。因此,当发现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应立即对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C正确。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关闭气阀,禁止明火。然后,立即打开门窗,将煤气中毒人员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1)空气(2)提高(3)合理密植(4)无机盐(5)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可以辅以人工辅助授粉,从而提高结实率【解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农田翻土,使士壤蔬松,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其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眼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故别除坏死、霉变、干璃的种子,这能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3)利用计算机视觉扫描技术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检测,得出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约为3500~4000株/亩,这个数据能帮助农民在栽种玉米时做到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4)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疏、硼、锰、锌、银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氯、磷、钾的无机盐,故玉米生长过程中,通过智能施肥设备精准施肥,能为玉米生长各阶段提供适量的无机盐(5)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通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太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可以辅以人工辅助授粉,从而提高结实率。因此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辅助授粉)。12.(1)效应器(2)没有神经中枢(3)腓肠肌(4)特异性【解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如题图1,正常人行走时,雕肠肌收缩,牵引跟骨带动距骨绕果关节运动,使足眼上提。所以雕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2)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它侵染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使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受损,导致患者不能上提足跟。(3)由(1)题可知,在小腿外侧加装“外骨骼”装置,可以辅助患者完成上提足跟运动,所以装置中的弹簧替代患者的脖肠肌完成功能【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考试模拟卷(三)·生物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4)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所以我国通过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抗体,获得的是特异性免疫。13.(1)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⑥增大(3)孢子【解析】(1)题图甲中①是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其表面的突起②是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菌丝,菌丝细而多,增大了吸收面积,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3)蘑菇的④菌酒上有大量的⑦孢子,孢子成熟后就会从菌褶中散发出来,它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个体。14.(1)液泡(2)紫色(3)AA或Aa(4)产量高(5)环境【解析】(1)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这些色素存在于细胞内的液泡中。(2)小麦叶箱的紫色和白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将紫色叶鞘和白色叶精的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紫色叶精,表明白色叶鞘为隐性性状,紫色叶箱为显性性状。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