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广东卷)答案

[学科网]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广东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广东省中考前最后一卷历史答案
    2、2024年高考最后一卷历史
    3、2024广东历史高考
    4、2023-2024最后一届广东卷是什么时候
    5、2024全国高考广东历史
    6、2024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答案
    7、2024高考历史最后一题
    8、2024全国卷高考最后一卷历史
    9、2024年高考历史广东
    10、高考历史2024广东
(2)第一小问基本认识,据材料“苏俄只有退出战争才能取得喘息的机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可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和平为前提条件;据材料“资本主义的和平是暂时的、虚假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可知,正确认识和对待两种不同性质的和平、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和平的重要途径;据材料“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愈演愈烈…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可知,要利用国际矛盾以争取持久和平;据材料“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帝国主义国家虽然仇视苏俄,却不能消灭它”可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合作共存;据材料“作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苏维埃俄国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可知,通过发展经济争取和巩固和平。第二小问历史作用,关于和平问题认识的历史作用,可以首先从思想本身的价值谈起,如列宁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其关于和平问题的基本认识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当今世界提供借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然后谈对当时苏俄的作用,据材料“列宁顺势而为推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大力发展生产力”可知,有利于苏维埃俄国经济恢复;据材料,列宁主张利用国际矛盾以争取持久和平,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发展苏俄经济,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最后对后世来说,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9.【答案】(12分)示例:中国现代化在不断地文化自省中层层推进(2分)阐释: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开中国工业化之先河(2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摒弃封建“忠君”思想,传播西方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开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分)。辛亥革命失败后,面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和“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彻底批判中国儒家思想,破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制、愚昧和迷信,民主、理性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思想上的现代化成为一种时代潮流(2分)。1978年春天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权威,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在其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正在变成现实(2分)。总之,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不断地文化自省和文化创新中走上现化化之路并不断融人世界现代化潮流(2分)。【解析】首先,据材料“中国人才开始真正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文化自省’也有一个渐进的演变程”、“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国人进行了第二次‘文化自省’并结合所学拟定论题,如‘中国现代化在不断地文化自省中层层推进’”;其次,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释,按照时间先后,大致围绕以下事件展开: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救亡图存活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亡图存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亡图存活动、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救亡图存活动、中国改革开放概况等;最后,末尾要附上总结性的语言(小结),以升华所拟定的论题,如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不断地文化自省和文化创新中走上现化化之路并不断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等。历史答案第5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