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2、国考1号2024语文6
3、国考1号5语文答案2024
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2024
5、国考1号2024语文6答案
6、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7、2023-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8、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9、2023-2024国考一号5·语文答案
10、国考1号32024语文
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语文试题)
C.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当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D.一商店广告牌:凡在本店购货满三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一8题。(每小题2分,共4分)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歧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①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期间②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7.(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缘景写情,简洁生动。第一句仅用了五个字,便展现了天地之间明丽壮美、浑然一体的景象。B.颔联通过“怨”与“相思”,将情感推向深处,体现了诗人在漫漫长夜中的无奈与渴望。C.颈联写诗人熄灭蜡烛怜爱达满屋月光,披着衣裳徘徊深感夜露寒凉,细巧地写出了诗人深夜对月不眠的真情实景。D.全诗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深深感伤。8.(2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一意象,寄托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一10题。(10分)·【甲】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乙】太史公⑦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回”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候,中国言六艺⑥者,折中⑦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①十室之邑:十户人家的地方。②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幸(x)》。仰,仰幕、敬仰。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④乡:同“向”,趋向。⑤祗(zhT)回:相当于“低回”。流连,徘徊。祗,恭敬。⑥《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⑦折中:调和取证。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每空1分)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