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语文试题

丹东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下)丹东市高三期初质量监测语文
    2、2024丹东市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3、2024丹东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二
    4、丹东市二模2024高三
    5、丹东市高三质量检测二2024
    6、丹东市高三二模答案2024
    7、2023-2024丹东市高三期初质量检测
    8、2024年丹东市高三年级阶段测试答案
    9、2024丹东高三二模语文
    10、2024丹东高三二模语文卷
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疱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材料二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伐木的人)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站在哪一边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氓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的是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而非对世俗的厌倦。16.答案: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白鹭翩翻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静结合,体现了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②衬托:白鹭、黄鹂的自由自在衬托出了田家生活的无忧无虑,也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③多角度描写:视听结合或色彩描绘,“飞”写出了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写出了黄鹂啼之声,碧绿、雪白、苍翠、金黄,错落有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以及和谐美丽的画面描绘。④运用叠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画面开阔深邃富有层次感,渲染了雨天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氛围。本题考查诗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注意从“叠字”的运用,描写的角度“色彩描绘”,艺术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重点分析艺术效果。(写1点2分,3点6分)17.答案:(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示例一: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示例二:驾一叶之扁舟举尊以相属示例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8.答案B【解析】在“赋予冰冷机器灵动‘生命’”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选项A中“杂交水稻之父”的引号是特定称谓,用来称呼袁隆平这一具有特殊身份和成就的人。选项B中“智多星”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用。19.甲处可填:独树一帜、崭露头角、异军突起等。乙处可填:独领风骚、别具一格、脱颖而出等。20.判断正确得1分,明确回答“不能换成‘沉溺’”,即可得1分。若判断错误,本题不得分。“沉醉”语义分析正确得1分:准确指出“沉醉”是中性词,强调沉浸在美好事物中并享受。“沉溺”语义分析正确得1分:正确表述“沉溺”为贬义词,着重于陷入不良境地且难以自拔。结合文本说明替换后效果变化正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