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6年高考单科综合模拟卷(一)1历史B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国考1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2024高三一模历史
3、2024高考历史模拟题
4、2024高三模拟考试试卷3历史
5、2024年高考单科综合题型卷历史
6、2024高三历史
7、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摸底测试卷历史
8、202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
9、2024高三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
10、2024年高考单科综合题型卷全国卷历史
1历史B试题)
4.元代,中国商人李用“航海历交趾诸国(今中南半岛地区),货人优裕”。真腊(今柬埔寨)和中者,明州之草席”“近又用矮床者,往往皆唐人制作也”。这些现象反映出元代A.民族向心力的增强B.朝贡贸易制度完善C.海外贸易得到发展D.华人控制东南亚经济5.明代,因为云南和贵州应试人数比较少,所以朝延规定两省科举合试。史料记载,云南和贵州合试后,明朝规定,给两省应试者提供经济资助。弘治七年(1494 年),朝廷规定,“贵州量助钱粮,以备云南供给”。明代这些举措A.加重了中央政府财政压力B.旨在缩小区域教育差距C.有利于推动边疆文教发展D.完善了科举取士的流程6.民歌中往往带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晚清时期有歌谣唱道:祖国艰难无生计,时时思考走红毛。就将身价来抵押······直出香港来写位(买船票),落船赤体洗硫黄(消毒)。水路先从上海过,横滨过了太洋。这首歌谣反映的晚清历史事实是A.清政府对外派驻公使B.列强招募华工出国做苦力C.洋务派选派学生留洋D.中国劳工为一战作出贡献7.自1884年南通地区的农村开始以机纱织布后,农村上布生产开始突飞猛进。南通地区土布的生产在1920年仍达157.4万匹。这一时期南通土布生产区域在不断扩大,从原先崇明、海门一带逐步扩至包场、六甲等地。南通土布的大量生产说明A.外国纺织品质量低下B.农民对于洋货较为抵制C.机器纺织业发展受限D.传统手工业生命力顽强8.1944年1月,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华北文艺》社举办的冬季征文竞赛,共评选出18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是当时风靡各大根据地的文学作品,是大众化文学的杰出代表。这突出体现了当时A.文艺为工农兵服务B.文化教育成果显著C.干部教育取得成效D.政治宣传深人人心9.20 世纪50一60年代,中国建设兰新铁路。建设者们在范茫戈壁、沙漠中艰苦奋战,克服了恶劣自然环境和物资短缺等重重困难。兰新铁路建成通车后,大量的工业设备、生活物资得以运往西北,西北的矿产资源等也能够运往内地。国家大力建设兰新铁路的主要目的是A.优化国内铁路布局B.推动边疆地区开发C.促进铁路技术进步D.彰显社会主义优势【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